Conference Papers
小學專題研習及多元化評估的發展
- 小學專題研習及多元化評估的發展
- 第二屆香港校長研討會2006:超越局限 (2006: 香港教育學院,香港,中國)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Primary Education
- 專題研習在教育界最初出現在中學、大學及專上教育,普遍稱為project work。而專題研習在香港小學的出現可追溯到八十年代,當時名為專題設計。近年香港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專題研習更是二零零零年教育改革中的四大關鍵項目,成為中、小學生指定之習作。鑑於當是小學教師及家長對專題研習的理解只從他們以往的教育學習得來的,在推行初期,有些教師源用過往的個人見解,有些教師參閱政府文件的建議,由於沒有實踐的經驗,兩者都未能充分掌握專題研習在小學課堂開展的技巧。 經過教育界各方人仕近年來的努力探索及嘗試,時至今日,專題研習已是香港小學的核心學習部分,其發展不但涵蓋了教育改革的四個關鍵項目,而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香港教育方向的大前題,讓學生在研習過程中「學會學習」,達致知識的建構、技能的掌握和態度的學習。然而在眾多學校發表的成功專題事例外,不難發現仍存在著空白、灰色及未知之問題。 此外,差不多所有關於專題研習的學術和實踐文章中,都指出專題研習應能作多元化評估,而例子中不但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也在整個研習過程中,讓老師進行進展性評估,更讓家長得悉所有評估的結果。究竟這樣的評估是否屬多元化呢? 本研討主題由教師教育工作者與學校的教師經緊密合作後,於小學的高年級進行專題研習所得的成功案例,並從中嘗試透過多個學習理論,配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討論冢下各個影響研習成效的問題;包括(1)專題研習在課程架構中有哪些定位?(2)指導學生的責任由誰來承擔?何時作出指導才合適?(3)學生所需要的研習技能從何得來?(4)為何在不同年級下,學生所進行的研習程序與其掌握的學習技能會不同的?(5)如何平衡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6)在研習的哪個階段上,適宜對學生的進度和學習進行評估?(7)如何處理專題研習的成果與評估的結果? 最後,就以上的討論,歸納出專題研習在小學教育的發展潛能,並總結和建議專題研習發展多元化評估的方向。
- 論文發表於「第二屆香港校長研討會2006:超越局限」
-
- Chinese
- Conference Papers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en/bibs/d835f4b5
- 2016-02-17
Recent Conference Papers
共同成功: 促進香港主流和非主流學生的福祉及學校與社會參與Conference Papers
語料庫在提升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中的角色Conference Papers
紀行致遠:香港融合教育回顧與展望Conference Paper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venti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Canada and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
What we learnt from training Hong Kong teacher leaders about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Conference Papers
Closing the learning gap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A case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
Supporting teacher leadership and growthConference Papers
Teaching Hong Kong literatureConference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