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rence Papers
兩種漢語拼音教學法之比較
- 兩種漢語拼音教學法之比較
- 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2004: 香港教育學院,香港,中國)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Unknown or Unspecified
- 吸收資訊的途徑以人的聽覺和視覺佔最人比例。利用聽覺和視覺效果將教學內容「輸給」學生,不但能刺激學習者大腦興奮,增強記憶,還能加強他們表達思維的語言能力。漢語拼音字母圖像教學法,是利用圖像意義 (如圖像 “狗”)與拼音字母 (gou) 的聲音結合,來教漢語拼音,這樣有助於學生對韻母形式的記憶和掌握。而拼音字母教學法,只是單純讓學生看拼音字母,同時發出它的聲音,字母和聲音的結合是無意義的。 我們以八個複合元音韻母 (ia、ai、ie、ei、ou、ou、iu、ui) 為教學內容,將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的138名受試者 (中一和中三學生) 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用圖像教學法 (實驗組) 和字母教學法 (對照組)對兩組學生進行15分鐘拼音教學,接著用5分鐘聽辨測試 (三種試題)。測試結果表明,圖像教學比字母教學有效。 實驗組測試題(一)、(二)的正確率為70%,對照組測試題(一)、(二)的正確率為68.5什麼。中三兩個班是本文第一作者的教學班,學生上課表現正常。中三實驗組試題(一)、(二)的正確率是75%,遠高於中三對照組的56%。中三實驗組題(三)的正確率為12%,高於同年級對照組的10%。 中一學生以前未學過這些韻母,並且中一兩個班是臨時借班上課。由於圖像加上新老師的緣故,分散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這可能影響結果的可信度。中一實驗組題(一)、(二)的正確率為65%,對照組為71%;中一實驗組題(三)的正確率為13%,對照組為16%。 題(一)、(二)的正確率與題(三)的大有不同,因為前兩種是選擇題,測試學習者對八個複合元音韻母的聽辨能力。而題(三)要求學習者根據每個詞語的發音,同時拼寫兩個韻母,測試學生對八個複合元音韻母未形記憶及聽辨能力,難度較前兩者高。
- 論文發表於「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
- Chinese
- Conference Papers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en/bibs/2a5e2467
- 2016-02-17
Recent Conference Papers
共同成功: 促進香港主流和非主流學生的福祉及學校與社會參與Conference Papers
語料庫在提升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中的角色Conference Papers
紀行致遠:香港融合教育回顧與展望Conference Paper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venti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Canada and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
What we learnt from training Hong Kong teacher leaders about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Conference Papers
Closing the learning gap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A case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
Supporting teacher leadership and growthConference Papers
Teaching Hong Kong literatureConference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