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中學文憑試揭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教育問題:學生的中文基礎弱,寫作水平未能達標。回顧本港學生在十數載的中、小學寫作學習歷程中,每年由教師主導的寫作量着實不少,語文教師往往因批改作文而壓得透不過氣來,可是學生卻每每聽到寫作便「 民怨四起 」,實在令教師威到受挫及困擾。同時,久而久之,學生對寫作的學習動機也變得不積極,更遑論自發地增加寫作量。究竟問題出在哪裏?事實上,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學生往往只限於被動地接收教師所給的回饋,學生能否真切地進行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作文錯在哪裡?如何作改善?教師卻不得而知。學生在單一評估下,難以進行分享、反省及修正,對學習的裨益始终有限。如何引入由多方分擔的評估任務 (吳毓 , 2003),提升學生對中文科寫作的動機成了重要的議題。[Copyright © 2014 Education Bureau, HKS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