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
「史外求史」:探討新人文主義歷史教師教育
- 「史外求史」:探討新人文主義歷史教師教育
-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十四屆研討會 (1997: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國)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未指定或無法歸類
- 我們曾遇到不少有志於歷史教學的同事與同學,在當了幾年歷史教師後,就發覺歷史科越來越難教,越教越沉悶,越來越不受歡迎,對自己的教育使命也越來越迷惘了。為何如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香港的九年強迫教育,在普及化基礎教育之餘,亦將一大群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關在校園。這批學生學習熱誠不高,面對著一些較著重記誦及抽象思維,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脫節」、和似無「實際」用途的學科「敬而遠之」,據粗略統計,初中最不受歡迎的,就是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兩科了。 無可否認,歷史科 (以中國歷史科為例,而本文的歷史教師教育亦以此科為主) 的政治史內容越來越濃縮,歷史課程的範圍越來越廣泛 (文化史課程等的加入),且課程又經多次改動,迫使教師們要重新學習 (卻苦於自學能力不高),但真正令教師們最感困難的,是在教學上總帶不出歷史精神,沒有歷史感,嚴重地缺乏歷史知識及普通常識以應付各種突發性的問題 (如時事、社會文化潮流的淵源、學生的提問等),教學內容空洞、沉悶,「有骨而無肉,有肉而無髓,有髓而無神」等,更提不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 現今的歷史教師教育,似乎甚受「實驗主義」的影響,那就是較著重歷史教學經驗與技巧的傳授,專史的教學,「做上學」的訓練,問題教學法等,而缺乏對歷史作發揚人文主義精神的抱負與修養作目標性和系統性的探討,以及歷史作為「完人教育」系統的訓練,致使教學工作者 (或學習者) 將歷史本科割裂於其他科以外,以及將歷史課程中的課題割裂教授,使學生們不能融會貫通而未能了解人文教育真義,而歷史科之設,則淪為記誦 (或記誦分析) 若干歷史事件矣! 造成歷史科如此「割裂」,這或許與殖民地政府的刻意鼓吹,工業社會快餐文化的特色,移民社會的無限性等有關,結果造成了對傳統的否定,對未來的短視,對人生態度的現實性,對人生意義忽略,對系統性思維的忽視,對歷史教育工具化對。然而,隨著香港主權的轉移,信息社會的來臨,未來化與世界化的趨向,第三產業化等等的因素,均要求教育通識化,倫理道德化、自覺化,以及自我發掘的精神,因此,新人文主義教育是歷史教育的必由之路。 所謂新人文主義教育,是源自美國前芝加哥大學校長人文主義哲學家哈卿斯 (Hutchins) 提出的「以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為中心的教育系統,著重以發揮人的價值 (humanvalues) 和精神 (spiritofman) 為主,我們認為歷史既是一門綜合性的社會科學,也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科學,它是通過人類對自然及超自然的敬畏、克服、利用和保護,以至對群體的認同、合作、凝聚、鬥爭、進化、對個人的自我反省、自覺行為決定等一切行為的反省、批判與研究,從而發掘人類靈性及其演化過程。因此,一切涉及人事的內容都是包容在內的,前人所謂的「凡涉著作之林,皆為史學」,似乎尚未能概括人類所有活動的軌跡 (尚應包括實物、遺跡、口耳相傳的風俗等),如何把本科教好、學好?空有本科「史學知識」的深度是不夠的,還要有闊度以及修養等的訓練,古人謂「俊識通才」,加強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和興趣,利用「他山之石」培養自己的品質,豐富自己的生活情趣,這就是我們提出的新人文主義歷史教育。 本研究的主旨,就是在新人文主義教育精神下,建立一套有系統的「史外求史」的學習內容和方法,以提供歷史教師的「另類」進修途徑,這些學習內容可分為四類,即輔助學科 (如古文字學、古人類學、考古學、印章學、古錢幣學等)、相關學科 (如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心理學、統計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傳統的獨立學科 (如文學語言學哲學宗教學自然科學等) 和興趣科目 (如表演藝術、旅遊學、養生學、星相學、博奕等);本研究亦將會就上述四類學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基礎訓練與書目,其中尤著重興趣科目,因為他們都是較能實質上提高學員 (歷史教育工作者) 的學習動機,本研究亦曾以行動研究 (actionresearch) 形式將部分內容如茶道、書法、篆刻、旅遊等等在香港教育學院的中國歷史學會作興趣班推行,更得到積極的回應。 我國古代的印章,本來是用作封泥、印記、示信之用的,自明清以來,文人其他造形藝術上的刀法、筆法、章法、意識、形體美、思想 (包括哲學與宗教的)、文學美等溶入印章中,大幅度地擴充了篆刻學的內容和境界,而被稱為「印外求印」;因此,我們亦希望以學科涵化的觀念,將其他科的要義納入歷史教師教育訓練中以發揮其人文主義教育精神,故稱「史外求史」。
- 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十四屆研討會」
-
- 中文
- 會議論文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tc/bibs/f5900c3b
- 2016-02-17
最近的會議論文
Avoiding the “rat race”: Hong Kong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the Greater Bay Area會議論文
Rethinking academic careers with an education focus: A self-narrative from Hong Kong會議論文
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in Hong Kong education: Associa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the roles of policy and leadership會議論文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learner belief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I-enhanced formative assessment English classrooms: a study am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會議論文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Motivating Hong Kong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an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會議論文
Young children’s math competence in Hong Kong: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memory, self-regulation,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會議論文
Exploring the domain-specif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abilities and Mathematical skills in Hong K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會議論文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tial learning: Production of digital stories to nurture children’s positive values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