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rence Papers
漢字教學的設置: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比較分析
- 漢字教學的設置: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比較分析
- 第七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 (2017: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臺灣)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Primary Education
- 漢字的認讀和害寫是閱讀和寫作的前提,故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學生通過漢字識字和寫字的學習,豐富了識字量,為間讀奠基,成為掌握知識、學習的基本知能。識字是對字的形、音、義的掌握,漢字是單音獨體的方塊字,往往是一字一義、一字多音,同音字多、筆劃字形不能透露讀音等等,構成漢字學習的繁難,識字成為小學語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香港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試用﹞》﹝2008﹞,是香港教育統籌局的語文教育指導文件之一,其中列出漢字的形音義是語文學習基礎知識的學習重點,包括了漢字的筆劃、筆順、字形間架結構、偏旁、部件、漢語音節的組成、造字法、同音字等等,這成為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構思的重要依據。教科書是學生學習的媒介,其創設的條件和環境,對教師的「教」和學生 的「學」皆有極大影響。 本研究以香港三套較通行的小學中國語文教科書為觀察對象,以文本分析法,比較三套教科書中有關識字教材的選擇、重點、識字類型、編列次序、指導策略等,以期釐清識字教學的概念,提升識字教學的素質。研究成果除有助教材編撰者日後教材的編寫外,面對重視學生主體性,積極發展校本課程的當下教育界,這個研究有助教師建構校本課程的參考。 研究發現香港教科書的識字教學設計,主要是隨文分散識字,有知識和能力並重的意識,並有集中識字的安排,但採用的組織方式不同,例如有特設識字單元的,也有在不同單元都加有識字欄目。集中識字的策略也各有偏重,識字重點方面,有識字和寫字並重,有只重視字詞的認讀,而忽略字形的書寫指導,又或寫字指導系統不完備,序列與學生的認知心理有矛盾。
- 論文發表於「第七屆漢字與漢字教育國際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臺灣。
-
- Chinese
- Conference Papers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bibs/11f86a84
- 2017-08-09
Recent Conference Papers
The social side of onlin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during COVID-19Conference Papers
They believe it but can't do it: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early visual arts education in Hong Kong kindergartenConference Papers
Does a longer preschool day produce more developmental gains? First year findings of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in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
Femal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ir career path in Hong Kong: An analysis of promotion to leadership rol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Conference Papers
共同成功: 促進香港主流和非主流學生的福祉及學校與社會參與Conference Papers
語料庫在提升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中的角色Conference Papers
紀行致遠:香港融合教育回顧與展望Conference Papers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venti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Canada and Hong KongConference Pa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