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
感覺移入與感覺幅射:文學創作教學中的一種觀物指導方法
- 感覺移入與感覺幅射:文學創作教學中的一種觀物指導方法
- 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2004: 香港教育學院,香港,中國)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中學教育
- 香港中學預科中國文學科課程改革,寫作部分改為文學創作,很多沒有創作經驗的老師表示,除了強調創意外,沒有多少文學創作教學方法可用。寫作能力之中,觀察能力非常重要,但無論中港台,寫作教學中的觀察指導,主要是感官觀察。筆者認為,奧地利詩人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師法法國雕塑家羅丹 (August Rodin) 發展出來的一種觀物方法,值得教文學創作的老師借鑒。里爾克在觀物的過程中,藉敏銳的感受、想像進入物的內在世界,並以物的感覺感受外部世界。這種感覺、想像的穿入與幅射,能培養學習者敏銳的觸覺和聚焦式的思維慣性;而運用這種觀物方法寫成的作品,往往呈現一定的深度。本論文從觀物理念、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文學創作教學中一種較特別的觀物指導方法,可供任教預科、大學文學創作課的老師借鑒。
- 論文發表於「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
- 中文
- 會議論文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tc/bibs/c46af6d0
- 2016-02-17
最近的會議論文
Conceptualizing and contextualizing innovation for educational chang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leadership, and capacity building會議論文
Sharing of inter- and intra-school ARTS-/ SPORTS-STEM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 Reflections on leadership and ethical issues會議論文
Teacher education, agency, and change in a postcolonial Hong Kong: Forms, drivers, and influences會議論文
香港小學華語課堂的跨語言實踐研究會議論文
華語教育中的跨語言實踐:香港各類中文課程及所面對的挑戰與機遇會議論文
華語教育中的跨語言實踐:香港中學課堂一瞥會議論文
Researching L2 learner investment: Using techno-reflective narrative interviews in EFL and ESL contexts會議論文
Cultivating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in Hong Kong: Pre-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lassrooms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