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
感覺移入與感覺幅射:文學創作教學中的一種觀物指導方法
- 感覺移入與感覺幅射:文學創作教學中的一種觀物指導方法
- 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2004: 香港教育學院,香港,中國)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中學教育
- 香港中學預科中國文學科課程改革,寫作部分改為文學創作,很多沒有創作經驗的老師表示,除了強調創意外,沒有多少文學創作教學方法可用。寫作能力之中,觀察能力非常重要,但無論中港台,寫作教學中的觀察指導,主要是感官觀察。筆者認為,奧地利詩人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師法法國雕塑家羅丹 (August Rodin) 發展出來的一種觀物方法,值得教文學創作的老師借鑒。里爾克在觀物的過程中,藉敏銳的感受、想像進入物的內在世界,並以物的感覺感受外部世界。這種感覺、想像的穿入與幅射,能培養學習者敏銳的觸覺和聚焦式的思維慣性;而運用這種觀物方法寫成的作品,往往呈現一定的深度。本論文從觀物理念、教學方法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文學創作教學中一種較特別的觀物指導方法,可供任教預科、大學文學創作課的老師借鑒。
- 論文發表於「第十八屆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語文教育的前瞻」
-
- 中文
- 會議論文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tc/bibs/c46af6d0
- 2016-02-17
最近的會議論文
共同成功: 促進香港主流和非主流學生的福祉及學校與社會參與會議論文
語料庫在提升古代漢語教學效果中的角色會議論文
紀行致遠:香港融合教育回顧與展望會議論文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motion regulation intervention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in Canada and Hong Kong會議論文
What we learnt from training Hong Kong teacher leaders about nat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in mainland China會議論文
Closing the learning gap for ethnic minority children: A case stud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Hong Kong會議論文
Supporting teacher leadership and growth會議論文
Teaching Hong Kong literature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