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
漫畫與教學:比較日本和香港的漫畫文化史與教育體制習俗
- 漫畫與教學:比較日本和香港的漫畫文化史與教育體制習俗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未指定或無法歸類
- 近年美國學者鼓勵教育界活用漫畫於教學工作。其實,日本早已廣泛運用漫畫於教學活動,並得到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肯定。在香港,2009年秋開始實施的「新高中課程」以「通識科」為必修學科,宗旨為培養批判性思考力和創造力,以欣賞和尊重多元社會中的文化和觀點,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漫畫是香港學生最為歡迎的讀物,藉此活用於課堂,應該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教學策略。可惜,香港教育界仍未廣泛應用,何以如此?日本和香港都被視為儒家文化圈的一分子。日本漫畫帶動全球熱潮,影響全球的動漫文化與工業;香港漫畫亦風行一時,漫畫家屢獲殊榮。可是,漫畫在兩地的課堂教學上被運用的情況卻有很大差異。本文就漫畫文化史,教育及相關社會體制的一些處境和習俗,比較分析漫畫教學在日本盛行而在香港卻未成氣候的原因。
- 論文發表於「走!到民間去!:庶民生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
- 中文
- 會議論文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tc/bibs/a40c9669
- 2016-02-17
最近的會議論文
The efficacy of educational apps for teaching in the humanities: Adopting the PICRAT model會議論文
Creating a MOOC to assist Non-Chinese Speaking (NCS)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learning of spoken Cantones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會議論文
Western and Asian construc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role of caring in addressing Hong Kong’s classroom diversity會議論文
Shifting meaning of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Hong Kong會議論文
Facing change in challenging times: A reflection on Hong Kong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會議論文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 case study會議論文
香港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定考核作品於價值教育的課程潛能會議論文
文言文教學與中國文論傳統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