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
香港小學常識科課程設計內涵分析
- 香港小學常識科課程設計內涵分析
-
- Hong Kong
-
- 1997.7 onwards
-
- 小學教育
- 摘要多年來,各國對小學社會科課程設計常受各地的政治經濟背景、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等影響。即在香港,社會科也經歷了連番變革,自80年代的小學社會科發展到2002年的新常識科 ,課程內涵已然變動了不少而設計理念也有不同。然而這個革新課程在哪個方面進步了?當中的意識形態、立場、設計理念及經驗的選擇面向如何?教師的專業知能需作怎樣的轉變?最終能否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怎樣的學習成果?每有課程改革,持分者都會關注這些問題 (Leithwood, 1981; Marsh, 1997)。為答好此等問題,本研究人員開展了是項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香港小學常識科課程的理論基礎•以及其結構和內涵,並據台灣小學社會科課程結構和內涵作為比較的參考,再援引學者有關社會科的主張和理論作為參考架構。研究方法主要採用了理論分析法和比較法。願能向澳港四地同工發表此項研究,收立竿見影、互相砥礪的作用。
- 論文發表於「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澳門,中國。
-
- 中文
- 會議論文
- https://bibliography.lib.eduhk.hk/tc/bibs/58efcee3
- 2016-11-07
最近的會議論文
The efficacy of educational apps for teaching in the humanities: Adopting the PICRAT model會議論文
Creating a MOOC to assist Non-Chinese Speaking (NCS)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learning of spoken Cantones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會議論文
Western and Asian construc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 role of caring in addressing Hong Kong’s classroom diversity會議論文
Shifting meaning of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Hong Kong會議論文
Facing change in challenging times: A reflection on Hong Kong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會議論文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 case study會議論文
香港中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定考核作品於價值教育的課程潛能會議論文
文言文教學與中國文論傳統會議論文